UID619496
威望43
金钱6681
交易诚信度0
主题6
帖子93
注册时间2009-8-20
QQ
最后登录2017-1-13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9-8-20
|
原帖由 35b 于 2009-10-7 00:41 发表 
[quote]原帖由 红灯记 于 2009-10-4 21:14 发表 
35B兄弟,不怀疑你的收藏作品的真伪,其实就是那个时代,也有人疏忽大意的,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这件藏品里的铁梅的这 ...
[s:21] 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注意:这里《沙家浜》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纯粹的现代京剧,一个交响乐《沙家浜》,在前面这八个样板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各地方剧种都先后进行了移植,而后面第二批样板戏也在尝试着移植,代表作就是《杜鹃山》,可是后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样板戏被停止了,被点名批判了,内部文件要求各省的广播电台对样板戏的录音带进行消磁,唱片进行销毁。。。大家知道,革命现代京剧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结合,是东西方艺术的珠联璧合,因此,现在舞台上,常有国外或是国内的交响乐团还时不时的在其演奏会里,请出京剧名角,演奏名段,著名的唱段有《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打虎上山》和《杜鹃山》的《乱云飞》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之后又出现了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等第二批“样板戏”。
我喜欢京剧,是喜欢她的字正腔圆的唱念做打艺术,我爱革命现代京剧,是因为她不为帝王将相、风流郎女、达官显贵而唱,颂扬的是普通的革命的英雄的群众!!
拙见,仅供参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