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印度神游

[各地社区] 昆明及云南地区玩家俱乐部!

  [复制链接]

26

主题

2469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8
注册时间
2010-3-17
QQ
发表于 2012-5-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花钱的升级--------你的音箱摆位对了吗?(转帖)
“浩歌音箱摆位法”简述 ZT

网上搜得一个音箱摆位法,比较另类,与传统的摆位八法有所不同,ZT:

说到音箱摆位,一些发烧友总是认识不到音箱摆位的重要性,不相信音箱摆位的神奇性,甚至认为那是故弄玄虚。当系统的声音效果不理想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器材的问题,而不去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器材不靓声。也有一些发烧友认识到音箱摆位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该怎样摆弄才算正确,不得其门而入,最后不了了之。有鉴于此,现向各位发烧友介绍一种特殊的音箱摆位方法。因这个摆位法效果神奇,是本人带有独创性的一个摆位法,我就姑且称之为“浩歌音箱摆位法”吧,欢迎各位朋友实战后来信共同探讨。
浩歌音箱摆位法”又称为“声音最佳共鸣摆位法”,简称为“五二七摆位法”。这个摆位法是我在多年探讨音箱摆位法的实战中,通过上百种摆位记号而总结出来的。不时去帮别人调校器材,进行音箱摆位时,每次摆来弄去都是摆到这个位置时声音比较理想,用尺子一量,刚好就是在五二七这个比例附近。后来我干脆就用五二七这个比例法去帮别人调整音箱摆位,而每次出来的效果都比较令人满意,可说是屡试不爽。为了使一些发烧友少走弯路,现将这个摆位法向各位发烧友简述一下,并介绍本人在音箱摆位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参考,以便共同提高。
方法:首先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五等分(五),然后将音箱摆放在房间长度的第二等分上(二),两音箱之间的距离等于房间五分之三长度的零点七倍(七)。
要点:计等数值时,以音箱低音喇叭的中点线为依据,数据尽量要准确。在这个基础上,再针对器材的声音特点和房间的音响特性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微调,这一步骤很重要,因为音箱摆到这个位置后,对细微的移动都变得很敏感,能否找到那个最佳的位置,全凭各位对声音的认识程度和微调功夫如何。音箱要有轻微的向内投射角度,至于投射角度是多少,则视实际听音效果而定。投射角度太大,声音尖锐没有松驰感,有时还会产生干涉现象,造成声音拖尾,嗡嗡作响不够干净;没有投射角度,声音松散没有实体感,给人造成一种声音象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的感觉。所以这个投射角度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调整时可用女声特别是女中音的软件来进行,如蔡琴的《机遇》里的第一首和《璇曲·蔓地·古璇》里的第五首前一分钟近似清唱的女声。因为人耳对中频段特别敏感,稍有变化便能觉察。如感到声音浑浊不够清晰,可将音箱略往前移;如感到声音发虚不够结实,可将音箱略往后退;如感到声音单薄不够厚实,可将音箱略往内靠;如感到声音臃肿分离度不够,可将音箱略往外挪;如觉得声场偏右,可将左边音箱角度略作外拗或往左移出少许,反之则移动右边音箱。通常,如果感到声场的深度不够,则将音箱往前摆,但如果太前的话,声音便会发虚;如感到声场的宽度不够或是声像拥挤,则将两音箱之间的距离拉开一些,但如果拉得太开的话,声音便会变得稀薄且声像高度会降低;如两音箱之间的距离靠得太近,则声像会变得肥厚臃肿或声音干涩现象太严重。只有找到最佳的那个平衡点才算“OK”。摆位时要一厘米一厘米地移动,以我的经验而言,只要你计算的数据准确,微调时前后左右的移动不会超出原来的零点五厘米。聆听位置最好不要靠墙,因那里的反射声较强。如逼不得已要靠墙聆听的话,则墙面一定要安装强的吸声材料。另外,聆听高度要比平时要高些,以我的经验而言,肩膀与高音齐平要比耳朵与高音齐平的聆听高度可享受到更好的声场和更自然的声音。假如你的听音环境是太狭长的长方形的话,那么你听音时的位置就更加不要靠近后墙,这时可将聆听位置往前移一段距离,然后计算房间的长度时,你就要以聆听位置处为终点来计算。这是针对不理想的房间所采取的折衷计算法。上面谈到的是一般的摆位原则,发烧友可灵活运用。
通过实践比较多种音箱摆位法,本人认为五二七摆位法是诸多摆位法当中声音表现最全面、效果最理想、音响性和音乐性结合得最完美的一个摆位法,它的好处在于:
l、将声音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来的声音因摆位不对,造成声音的干涉效应,声音被束缚释放不出来,致使声音在某个频率相互抵消或叠加。五二七摆位法能让声音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一些器材并不是不好,而是因音箱摆位不对限制了它们的发挥。音箱位置摆对了,器材得以还其本来面貌,正常发挥。有的系统听上去甚至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这都是声音解放了的原因。大家可以拿《超时空大提琴》来印证。
2、这是能让低频发挥得最好的一个摆位法。使用这个摆位法低频量感会有一种突然增加了的感觉,低频变得丰满厚实,延伸自然且富有扩张力,有一种暗流涌动的弥漫感,但不会拖泥带水,听感上相当舒服,好象是空气在给你按摩振动。这对使用书架箱的发烧友而言,无疑是值得欣赏的。可用雨果出版的《一意孤行》第一首比较。
3、声音的柔和度和亲切感更好,是这个摇位法最值得让人称赞的地方。用这个摆位法,乍一听你会感觉到声音不够“光辉明亮”,缺乏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但只要你有现场聆听经验和对声音有深刻的认识,你就会觉得这种声音更接近音乐厅的自然味道。这种声音松驰没有压迫感,亲切柔润,沉稳安祥,结像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声音变得更自然更耐听更有人情味,有种听LP的感受,它让你注意的是音乐而非音响。这可用蔡琴的《机遇》比较。
4、使用这个摆位法,声音有一种厚实而又清晰的感觉。这是一种资深发烧友孜孜以求的声音,厚实的声音是一种深沉大气的美,而且它的清晰度很高(这里所说的清晰度并非是中高频相对突出的那种假清晰度,而是全频的清晰度),层次感也很好,各发声体之间的远近高低各不相同,中高频浮现在上面,低频极沉潜地衬垫在最低层。而这种分离度是在声像凝聚实体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不是那种声像干薄的分离度。可用新的DG《敲击长门》来测试高度。
5、声音之间的融合度相当好。使用这个摆位法,声音高度和谐统一成一个张驰有序的发声整体,没有不应有的突出,也没有相对的弱势,就象一个训练有素的一流乐团一样,发出的声音是凝聚浑然一体的。可用《见证Hi-Fi》第三首来比较。
6、这个摆位法的离箱感相当好。声场的宽度和深度以及空间感要比“三一七摆位法”来得更出色,而且声场中较难求得的高度感也可轻易拥有。不信大家可找来《蓝调咖啡室》(“一听钟情”版)第六首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而且它摆出来的声场稳定不飘移,就算你偏离皇帝位,走到墙角处听音,只要你面向两音箱的中点,声音也不会向你这一边偏移。包括指向性很强的号角音箱也不会,这样最佳听音位置就不会只局限于皇帝位了。测试片可用穆特的《卡门幻想曲》。
7、对于声音调试得干、尖、薄、冷、硬、紧的系统使用这个摆位法有起死回生的效果。特别是对使用晶体管机的朋友而言是一个福音,相比其他的摆位法,它使你更容易听到电子管的音色。大家可以找来一些中国民乐的软件如《梦峡谷》来比较一下。
8、这是能够使声音产生最佳共鸣效果的一个摆拉法。在这里请注意不要将良好的共鸣与驻波混为一谈。良性共鸣是指一个声音发出后在听音空间中产生的最佳回响,也即是指直达声与反射声的最佳结合所产生的混合音。而驻波是赖着不走的声音,与共鸣音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由于共鸣效果良好,感觉到这个摆位法产生的声压比其他的摆位法要大,令小功率放大器“焕发青春”。而且小音量播放时声场和动态也有较好的表现。可用《牧羊女》第五首测试。
这个摆位法对大部分的房间和音箱都比较适用,因它离墙较远,可将听音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但也不排除有的音箱和房间不适合这种摆位法,但不管怎样,你都应该试一试,从中你一定会得到启发的。
我不讳言我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些发烧友可能会对我的观点和方法不屑一顾,这并不重要,当我胡说八道就行了。但对于有兴趣的发烧友而言,如果你认为我的这个摆位还值得你一试的话,那剩下的事就是该你动手了。反正不花你的一分钱,你付出的只是你的力气和智慧。只要你动手试过了,认为我的摆位法不行时再骂我也不迟。但我相信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我使用这个摆位法帮别人调试过几十次了,还没有说不行的。如果你真的从中得到了启发和乐趣,那我的心血就没有白费,而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欢迎加入:WADIA解码/摆龙HIFI 436907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1270

帖子

10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12-5-28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升级落地箱,闲置的B&W 805S要出让,昆明烧友1万7自提(含脚架)。平常很少听,保养好,成色接近全新,包装、附件全在。电话13908714214 qq:199640216
宝华、麦景图、PASSLAB、ARC;佳能、索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2-3
发表于 2012-5-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胶心灵 于 2012-5-29 22:11 编辑

                                                             黑胶系统重夺优势地位
      前一阵子,进了摆龙兄热情推荐的珍妮西施数码界面,CD系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数码味一扫而光!可随着CD系统的提高,新的烦恼又来了:一直以来占绝对优势的黑胶系统声音与CD打成平手了,加之CD使用方便的优势,一下子,我都不想听黑胶了!
     那怎么行!不听黑胶,我那几千张唱片的收藏怎么办?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幸好一直以来,黑胶系统上我一直都留有三大“后手”:1.唱放上的电子管升级;2.唱臂上的信号线升级;3.唱头升级。唱头是易耗品,不做好前两项,唱头的实力不能发挥淋漓尽致;升级唱臂上的信号线,需要我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但是他现在太忙···马上能做的,就是升级唱放的电子管了。
     咬咬牙,订了2颗12AX7、1颗12AU7,都是大盾10M金脚的,每颗需一千五百元。电源部分的6X5GT、ECL82也都是定的最好的:一颗大盾、一颗德律风根。
    真应了那句“换胆如换机”的话,现在唱放的声音已脱胎换骨,CD比起现在的黑胶系统来,显得乐感远远不如。
    烦恼的是,现在天气较热,我的纯甲后级,听黑胶时又不能开电风扇降温(怕扬起灰尘),所以现在管子虽然拿到了好几天却只煲了10小时不到,据玩胆的高手说,完全进入状态需100小时以上···也好,幸福的过程拖得长些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69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8
注册时间
2010-3-17
QQ
发表于 2012-5-29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时15天,我的界面才运回到家,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在这区间多亏了耳机俱乐部“熊大”、本坛‘一聼锺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才得以今晚顺利开声 ,HIFI兄弟,正是有了你们的存在,发烧才变得更有意义,一曲《红旗颂》让我听得感慨万千,所有的辛苦与煎熬都在瞬间化为乌有,从心中涌起的是一股暖流,HIFI的幸福感,是他让我甜蜜、温存,可比小三{:soso_e102:}
欢迎加入:WADIA解码/摆龙HIFI 436907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3

帖子

2

威望

禁止发言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12-5-3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2061

帖子

6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14
注册时间
2009-11-26
发表于 2012-5-3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恭喜两位{:soso_e179:}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2-3
发表于 2012-6-3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珍妮西施数码时钟界面的重大缺陷!播放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中国管弦乐作品集》的CD时,会发出如黑胶般的“啪啪”爆豆声。跳过数码时钟界面重新播放则一切正常,第二天,从老黄处借一张全新的,播放时还是一样的老毛病。至今为止只发现这一张碟有此情况。手中还有一张XRCD版的,爆豆声少一些。于是昨晚又从淘宝李源订了一张K2HD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0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9-5-25
发表于 2012-6-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胶心灵 发表于 2012-6-3 20:14
发现珍妮西施数码时钟界面的重大缺陷!播放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中国管弦乐作品集》的CD时,会发出如黑胶般的 ...

这东西质量不好,陈老师退回的那台也一样。莫玩了把他出了,你黑胶已经很好了没必要玩这破界面了。以后玩二手还是要考虑一哈!这种垃圾我俩以后要远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威望

禁止访问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5-31
发表于 2012-6-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得顶呀!












重庆哪里办文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2-3
发表于 2012-6-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聴锺情 发表于 2012-6-4 17:17
这东西质量不好,陈老师退回的那台也一样。莫玩了把他出了,你黑胶已经很好了没必要玩这破界面了。以后玩 ...

自从拿回来到发现问题,前后听了已经不下200张碟,唯独这一张出了问题,其他碟都好,尤其是老版,用这东西去除了“数码味”听,真是过瘾!我还是很喜欢它的,并万分感激陈老师的推荐和您的帮助。这张碟是2001年出版,可能是碟上的数码太“新了”,界面在升频时出现了问题,可是昨天听了一张去年出版的ECM的碟,一点问题都没有···也许这就是“千年虫”作怪?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69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8
注册时间
2010-3-17
QQ
发表于 2012-6-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摆龙惹人 于 2012-6-11 10:52 编辑

{:soso_e100:}
欢迎加入:WADIA解码/摆龙HIFI 436907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23

帖子

2

威望

禁止发言

交易诚信度
6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12-6-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虫88 于 2012-6-6 21:44 编辑

一转眼已经收了45张ECM,包括2张重的德版和美版。爵士就不说了,古典有克莱默的巴赫小无;席夫舒伯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杰特加瑞特的巴赫法国组曲和莫扎特的钢协;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现代大提琴作品。出来晒晒!
IMG_3482 小.jpg
IMG_3483 小.jpg
IMG_3484 小.jpg
IMG_3485 小.jpg
IMG_3486 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

帖子

1

威望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12-2-3
发表于 2012-6-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K2HD版的余隆指挥中国爱乐的《中国管弦乐作品》终于到了!迫不及待的上机试了一下,一点问题没有。总算有一个能听得成的版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69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8
注册时间
2010-3-17
QQ
发表于 2012-6-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摆龙惹人 于 2012-6-11 11:22 编辑

这久细听《江河水》,突然感觉舞台感好多了,并且堂音出来了,其实用第二首《昭君出塞》更能感觉拨弦的力度,空间感、层次感,乐器的形体感,还有整个声场是否立体感强还是呈平面化?都是一个很好的检验,看来听一张碟,还是要全面细听才对!!!!
欢迎加入:WADIA解码/摆龙HIFI 436907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469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8
注册时间
2010-3-17
QQ
发表于 2012-6-1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摆龙惹人 于 2012-6-14 17:05 编辑

拔了一颗牙齿,竟然无法听音乐了,一听耳朵疼的厉害,暂停发烧{:soso_e121:}
欢迎加入:WADIA解码/摆龙HIFI 436907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7 13:00 , Processed in 0.11969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