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zgq 于 2013-4-17 13:17 编辑
XUXINGMING 发表于 2013-4-16 15:57 
不是‘搭车边’,是介绍一种新的音视频产品,望朋友们多一项选择的机会。
SACD、192KHZ\24bi音频新技术面 ...
想搭这部车,总是说这部车不好,想要搭老老实实搭就可以啦,不要说些误导消费者的话,目前先锋越狱是在享受蓝光碟片及蓝光硬盘资源的同时增加SACD。ISO功能,特别说明是SACD。ISO格式,目前蓝光机仅先锋越狱支持。另外也给大家说一下蓝光与SACD的发展年代,蓝光与SACD发布仅相隔二年多。
蓝光发展史:
* 2002年2月19日,“蓝光光碟联盟”的前身“Blu-ray Disc Founders”成立,由索尼集团为首开始策划及研发蓝光光碟。
* 2004年5月18日,“Blu-ray Disc Founders”正式更改名称为“蓝光光碟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
* 2004年9月21日,索尼电脑娱乐(SCE)宣布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将会采用蓝光光碟为标准格式。
* 2006年1月5日,蓝光光碟联盟原先准备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发布蓝光光碟相关产品,后来因为蓝光规格问题将发布日期推迟到同年6月。
* 2006年10月14日,新力推出全球首部配载蓝光光碟播放器的笔记型电脑“VAIO A”系列。
* 2006年11月11日,配备蓝光光碟播放器的次世代游戏机“PlayStation 3”在日本地区开始发售。
* 2007年1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蓝光光碟在日本地区占有94.8%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并预料蓝光光碟于次世代光碟格式之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
* 2007年8月20日,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由原先同时支持蓝光光碟及HD-DVD,改为以HD-DVD作为派拉蒙唯一认可的高清电影存储光碟,同时宣布派拉蒙旗下的梦工场、梦工场动画SKG、派拉蒙优势、Nickelodeon Movies以及MTV电影等子公司转为只支持HD-DVD。派拉蒙电影公司高层透过Viacom承认,派拉蒙共收取了HD-DVD阵营的1亿5千万美金,以提供一年半之HD-DVD独占权,款项以现金及未来收益分帐支付。
* 2007年9月1日,蓝光光碟联盟于德国柏林消费电子产品展(IFA)上宣布蓝光光碟目前已经压倒性占有日本90%的次世代光碟市场,在欧洲地区蓝光光碟的销量也一直以3:1的比例领先于HD-DVD,在美国也有超过66%的次世代光碟市场被蓝光光碟占据。
* 2007年11月29日,东亚娱乐推出首张香港红馆Blu-ray影碟《景福Show Mi郑秀文2007演唱会》。
* 2008年1月4日,华纳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电影公司宣布脱离HD-DVD阵营,并且由2008年6月开始停止发行HD-DVD影碟,往后只支持蓝光光碟作为影碟格式。华纳兄弟的行政总裁Barry Meyer认为,支持蓝光光碟独占对整个高清市场普及化有利,长久的格式之争只会令影业在高清市场上错失良机。华纳附属的新线影业(New Line Cinema)于翌日作出同样的决定,将会停止HD-DVD影碟的发行。1月8日,派拉蒙宣布将放弃HD DVD、支持蓝光;微软也表示考虑支持蓝光。
SACD发展史:
Super Audio CD(SACD)是由Sony及飞利浦两家公司所订定的音源存储媒体,于1999年创立。
是继CD的发明之后,成功超越CD录音品质的新产品。 音乐CD(CDDA)采取44.1KHz的采样率,因此在接近人耳听觉极限的高频信号中(接近20KHz)只能取样出三成;要用这三成来恢复正确的模拟信号有困难性,被认为会造成相位误差。 SACD的采样率高达2822.4kHz,是一般CD 44.1KHz取样的64倍,而且SACD频率范围更是高达100KHz以上;也因此使得SACD改善了原来音乐CD音质给人冷硬的刻板印象,而以更细腻、更多细节、更柔软的声音呈现。SACD的录音方式是用Direct Stream Digital(DSD,即直流数字技术)方式录音,摒除传统的PCM录音方式,将所有信号以每秒280万次直接把模拟音乐信号波形转变为数字信号,也就是所谓的‘直接比特流数字’,因此取样波形非常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另外,SACD省去比特转换程序,降低了数字滤波而可能产生的有损与噪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SACD也可以容纳多声道以及图像,由于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bit量化DSD直接数据流程在技术方面的简洁和优势(多数DAC是处理DSD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的互相转换,如果要输出或输入PCM格式,则必须加上DSD及PCM信号的转换机制,这个机制需要相当的计算量),使得大多数的资深音响发烧友经过亲耳聆听后,主观感觉都认为SACD在音质上胜过音乐CD。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暂时只有少数SACD中心,可以提供这种录音和母带制作服务。每一个制作中心的DSD系统都装有独特防盗版注码器,所以SACD可以杜绝翻版,对所有唱片公司和所有的消费者都是一个重要的利益保障。
回放SACD所需的硬件
由于SACD是一个全新的音讯储存媒体,在与CD同直径的光盘下储藏比CD大6倍以上的信息,检拾讯号时须要用比CD更精密的激光光束,因此要回放SACD必须要使用SACD唱机才能回放出SACD。同时SACD是用DSD这种最新的编码技术来储存音讯,所以必须用DSD的译在码组件来译码才能播放音乐,而一般CD的PCM译码是无效的。在一般的CD机或DVD机只能回放混合型SACD光盘中的CD层。
要在家中享受SACD,更换一台SACD唱机是必须的。它能回放所有SACD及CD,功能足可替代现有的CD唱机。唯一考虑的事,是根据你的需要来决定购买一部多声道SACD机还是两声道立体声SACD唱机。其它的器材无需再添换,而越高质的器材越能发挥出SACD的优点。
SACD受到了众多硬件与软件商家的热捧与追随
多家生产商如SONY、飞利浦、安桥等,都已经推出包括SACD立体声及多声道回放能力的环绕声入门组合,进一步使大众更容易享受到这革新数码科技的成果。同时多家高级发烧音响品牌Krell、Accuphase、dCS、 Musical Fidelity等,都如雨后春笋般推出各自的高级SACD唱机,令SACD犹如百家争鸣。目前,SACD无论在硬件器材或软件上都广受超过80家厂商以上支持,当中包括EMI、Sony环球、BMG、金嗓子、天龙、马兰士、先锋等等跨国名牌。
SACD价格日渐下降至消费者可接受程度
在各大厂商支持下,SACD日渐流行,而SACD的售价也已由最初的高端价格日渐下降,而一些真正高质的发烧级录音更已经出现同价的情况。在可望的几年内内,SACD的售价会跟CD十分接近。SACD取代CD的全新数码科技革新时代将指日可待。
SACD在发烧友中威望甚高
SACD能够风行,发烧友的推波助澜是必不可少的。SACD的音色能经起最专业的最挑剔的耳朵的检验,追求音色的乐迷能在SACD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故SACD在发烧友一族中的威望非常高。香港消费者有一个怪现象:就是还没有SACD硬件的人亦买SACD,他们的本意是打算暂时听CD层,到日后升级时就可以听SACD层。
(请注意:目前SACD有多种格式,必需注明“Hybrid”的SACD,才有CD层,可以在普通CD Player播放聆听,否则只能在SACD机上播放!)
与传统CD的区别
| SACD
| CD
| 频宽
| 20Hz-100KHz
| 20Hz-22.05KHz
| 讯噪比
| 120分贝
| 96分贝
| 编码技术
| 1比特DSD
| 16比特PCM
| 取样频率
| 2.8224MHz
| 44.1KHz
| 光盘储存量
| 4.7GB
| 700MB(0.7GB)
| 声道数
| 二声道或多声道
| 二声道
| 防盗版能力
| 极高
| 易于被盗
|
其实蓝光碟与SACD没有什么好对比的,因为二个是不同方向的产品线,蓝光碟片是看电影的,SACD是听音乐。如果说要对比应该是蓝光碟片与DVD碟片的对比,SACD碟片与CD碟片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