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论坛

聆客音频
 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aomei

[器材用家] ■■■ATC音箱玩家俱乐部■■■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3-1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撩开六款进口中低档放大器的面纱

撩开六款进口中低档放大器的面纱

作者:谈春

一般来讲,高档和超高档放大器像Gryphon、Goldmund、Jadis、Audio Reserch、Mark Levinson、Cello、Krell、McIntosh等欧美器材的声音与制作质素皆属于无懈可击的级别,好与不好的区别,只和欣赏者个人口味有关,普通发烧友如能拥有上述任何品牌之一件高档产品都可称为幸事。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数发烧友在选购进口放大器时因条件有限只能在中低档和中档产品中寻寻觅觅,毕竟,能面不改色挥一挥手便将几万大元的放大器收为已有的人士不多,中低档产品才符合大众消费水平。
市面上的进口放大器数不胜数,什么是中低档放大器呢? 若按售价划分等级,进口放大器有超高档、高档、中档、中低档和低档五个等级。低档的进口放大器通常售价在300元以下,这类放大器以日本机最为常见;中低档机的售价约在4000~8000元之间,其生产商遍布全球,但最具竞争力的要算英国厂家,其中不乏名牌产品;中档产品售价多在10000~20000元之间,高档产品价位在30000元左右,50000元以上的放大器可称为超高档。
可能有些读者也有疑问:中低价器材的音质有保证吗?其实,使用中低价位器材获得靓声的途径并不难,其诀窍是首先要找到声音和制作都有较佳潜力的产品;其二是要明白光有一部潜质好的功放是不够的,应配以出色的音源、低失真的音箱和个性匹配的线材才能使组合获得良好的声音,不同品牌和地区的器材个性不尽相同,其中一些器材个性互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往往有“如虎添翼”的奇效,例如ProAc、Spendor音箱配Audiolab功放,Rogers音箱配Onix功放,B&W音箱配Classe功放……;最后一项是最容易被忽略,即对整套器材的调整以及环境的配合,后者指的是指聆听空间的声学特性作调整,而前者包括对器材的个性气质了解和微调。综上因素,在此对市面六款中低档进口放大器的设计制作和音效音色作一些评述,供读者参考。
  
一、 英国TAG Mclaren  60iRV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2×60W/8Ω,2×95W/4Ω,2×130W/2Ω;总谐波失真(THD):<0.07%;频率响应:1Hz~65kHz(-3dB),20Hz~20kHz(+/-0.5dB);外观尺寸:445×75×350mm,市场参考价:7500元。
  说起TAG Mclaren(麦拿仑),爱车的发烧友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其实,除了生产超级赛车,它还有手表、音响等产品。麦拿仑在1997年开始进军中高级音响市场并收购了当时英国另一音响名牌Audiolab,随后厂方以Audiolab 8000系列为基础推出入门级的F3系列放大器,它们采用了TAG Mclaren赛车的某些独门电子技术,可提供更精准细致的音色,这里介绍的60iRV合并机就是F3系列中的一部。
60iRV实际是厂方前期推出的60i型号的改良版,后者脱胎于Audiolab的中价合并机王8000S。从图1看, 60iRV与 8000S外形大小相仿,但在外观上,60iRV显得更精致和富有时代感。Audiolab产品不擅长“表面功夫”,其出发点估计是降低制作成本,但在盛行包装的年代,这个观点的确很难讨好使用者——谁愿意花七千多元买个黑乎乎的机子回家?就算音质好,心里也不太舒服!而麦拿仑显然深谙包装之道,60iRV的金属灰/黑色面板质感细腻精致,银白色旋钮采用铸铝精工车制,手感非常顺畅,黑与白的强烈对比,加上时尚蓝色LED显示灯和TAG Mclaren标志,整机看起来典雅之中又有动感。
在整体结构和线路上,60iRV与8000S大致相同,但由于60iRV是改良自60i的产品,因此它在内容上比8000S增加不少靓声设计。例如它的甲类前级增加了多组低失真电容以减少直流效应,让信号畅通无阻,低频延伸更低;在后级方面,它采用厂方独门Straight Line Technology技术,其特征就算是不用电容作耦合交连也能做到直流放大,因此60iRV在反馈线路中取消耦合电容,减低了成本,减少了电容带来的音染;为减少“交叉失真”,60iRV的频响设计得相当宽阔,声音更广阔清晰纯净,就算是重放SACD信号也能应付自如。
早期的8000S虽不是重型设计,但其驱动力在英国同价位机中仍属一流,60iRV也秉承8000S的优点,它采用一个英制高级300W的优质环牛,配合优质滤波电容,其驱动力绝不输给8000S。60iRV的机内元件没有使用过多的发烧元件,但它的某些关键部位电阻仍用上Signal Path等高级产品,机壳内背上也贴有一层阻尼物作防震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鲜橙色机脚是用F1赛车上的Proprietary Sorbothane材质制作,并非廉价橡胶制品,这些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它的声音纯度。
60iRV面板上的各种功能设置与8000S基本相同,从左到右分别是录音选择、输入选择、放大模式、电源指示灯、音量调整、耳机插孔和电源开关等控制键。在背板上设有六组RCA输入镀金插座,三组录音输出RCA座,四组喇叭输出接线柱可作Bi-Wire分音接线。配置的前级输出端子和后级输入端子使它可以作为独立前级或后级放大器使用,以达到更佳的声音效果。另外,它配有一个多功能遥控器,配置实用方便。
60iRV在音色与音效方面很好地沿续8000S的高分析力、通透开扬和清晰中性的声音特点,但两者对比时,很容易听得出60iRV的声音更为精致细腻,对音乐的整体控制更佳,其快速的瞬变动态在同价位机中能列入三甲水平,音色更清丽且有贵气。
从厂方标示的功率来看,60iRV不属于大电流设计,功率储备能力也不很大,但它的驱动力仍相当出色,在二十多平方米的普通听音室中,如果不是推ATC之类的低效率音箱,那笔者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过多考虑它的驱动力,需要考虑的是它与音箱的气质是否匹配而已。在发烧界中, 公认60iRV搭配ProAc的T2000Si书架箱具有最佳性价比,是一套Hi-End级入门级组合,笔者曾在不同的几个环境中聆听过两者的组合(自己家中的组合就是60iRV配ProAc T2000Si),发觉其声音平衡度之出色在同级中十分少见,此时不但音场营造能力非常优异,而且分析力也十分高,各种人声、杂声环境细节清清楚楚,乐器的质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听音环境理想时,它们能不费劲地还原出乐声在录音棚中的泛音残响。放一些大动态鼓乐时,低频快而有力,动态瞬变一流,不论欣赏音乐度或听音效,都有较高的素质。
当然,60iRV并非只能与ProAc的T2000Si搭配才出靓声,它和思奔达的S 3/5以及B&W CDM1 NT搭配也有不俗的表现,不论是放人声、弦乐或其它音乐,其音色高贵大方并有着极佳的平衡度,高频泛音与空间感营造适度,音乐的动与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的耳机放大器也有良好的质素,配以一些低阻抗高质耳机时,其音质表现和目前市面上几款一千多元的专用耳机放大器差距并不明显。
60i/60iRV面世以来,就获得1999~2001年的欧洲EISA大奖,英国权威杂志《What Hi-Fi?》评为五星级,并说其“动态驱动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STEREO》和《Hi-Fi CHOICE》也异口同声地评它在“同级中无敌,声音透明轻盈精巧”,声音质素之高不容怀疑,秀外慧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低价合并式放大器。
  
二、 英国MYRYAD  Cameo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50W(8Ω,THD<0.1%);信噪比S/N:102dB(A计权,连续输出50W);频率响应:20Hz~20kHz(±0.3dB);外形尺寸:436×78×316mm;重量:6.7kg;市场参考价:5900元。
MYRYAD (美丽安)是英国近年新冒出来的平价音响品牌,其定位是面向大众消费者。公司的创始人兼设计师Chris short非常强调产品的朴素理性,他的设计风格是在保持Hi-Fi音乐特性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我们不会在美丽安的机子上看到一些如雷贯耳的名牌补品元件,但这些都不妨碍MYRYAD的产品取得好成绩。相反,成立不久其产品素质即被业界承认,像它较早时推出的EI 120合并机就被海外一些著名的音响杂志如《What Hi-Fi?》、《Gramophone》等赞扬,灵动悠扬的声音很受爱乐者的喜欢。
美丽安的产品在外形设计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像EI 120就采用圆弧散热孔和锥形音量控制器,与过去的同门器材相比,它近期推出的Cameo合并机在外观上也不拘一格。如图2所示,它的面板采用4mm厚的银白色铝质金属板,面板下方有深黑色的弧线,这银白与黑色两种时尚而永恒的颜色搭配使它让人过目不忘。它的大型锥形音量控制旋钮安置于面板中央,旁边是输入等控制键,在机背上,设有六组输入端子,分别是Tape1、Tape2、CD、Video、Tuner、Phote,其电源端口是可拆电线换线的IEC座,使用者可更换电源线来取得不同的音效。整机看起来并不大型,但厚约1.8mm的机壳和整机的扎实结构却给人很大的信心。
美丽安这部Cameo合并机看起来用料十分普通,虽然在外观设计上有“先声夺人”的印象,但其内部用料更是普通到极点,它身上唯一的发烧设计就是前驱动级、末级放大管采用多级电源独立方式供应,这样可以减少前后级的电源互相串扰,进一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解析力。除此之外,Cameo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令人颔首赞许的发烧设计。它的电源供应采用一个300W左右的高效率英制环牛,滤波电容是市面常见的两个日本红宝石10000μF/50V电容,它的驱动放大前级线路十分简单,是用TL072场效应双运放集成块组成,其LP唱机的MM/MC输入RIAA线路也由TLO72组成。玩音响有近十年历史的朋友都知道,TL072在今天许多新型运放集成IC中已算是技术指标不堪一提的“古董”,但美丽安在Cameo身上竟然用它们组成厂方的独门专利DC5线路去驱动一对东芝功率放大管,所用的电阻电容也十分普通。厂方对其专利DC5线路的特点也没有大书特书,DC5线路在IC驱动功率管的传统线路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对音质有多大提高?说真的,看了内部设计的朋友都怀疑它是否值得卖五千多元?
但当用它搭配几个不同的音箱之后,它的声音表现足可以让人打消对它的疑问。它在可听频带内各频段的表现较为平衡流畅,厂方标称的50W输出功率,虽然不算得很大,但用它在二十多平方米以内推动一些效率较高的音箱如AE的Aegis Three座地箱时可表现出极佳的控制力与厚实的低频量感,一些大场面大编制的管弦乐再现宏伟壮阔,就算是推对功率电流需求很大的美之声一号改良箱它也显得不慌不忙,尽管此时放“夜深沉”的鼓声低频冲击力稍逊,但量感仍较为丰富,高低频延伸也有良好的水平。
Cameo的中频音色显得厚实饱满,用它听人声弦乐时那种温润感相当不错,而在放一些较刺激的音乐片段时它的声音稳定性和结实度在进口中低价放大器中也不逊色,其声音的灵巧婉转一如美丽安的风格。从搭配来看,个人觉得它推灵敏度(88dB)以上的中性音箱如AE的Aegis系列和新出的EVO系列以及国产何氏宝贝书架箱都有良好的表现。当然,如果聆听环境小一些如在16㎡以下,用它搭配一些效率略低如85dB左右的音箱也是可以的。
  从音色上讲,Cameo具备英国新一代放大器那种清透的韵味,当然其中频的优美再现也是其中特色,它的声音平衡而富有质感,并带有一种文化气息。但不得不指出,Cameo的声音在从容感、精致性以及准确度方面和一些同级如上述介绍的麦拿仑60iRV功放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它能以普通的元件和简单的线路来取得令人注目的声音特质,这也说明了厂方在校声方面的确有自己独特的手法,也因为这样,它曾获得《What Hi-Fi?》和一些著名杂志的赞扬。总之,Cameo在外观和声音两方面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是都市时尚青年或喜好听音乐、有品味的白领阶层之较佳选择。
  
三、 英国Arcam DiVA A65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40W/8Ω,80W/4Ω;总谐波失真(THD):0.01%(1kHz、60W);频率响应:10Hz~20kHz(±0.25dB);信噪比:100dB;功耗:350W;体积:430×330×85mm;市场参考价4500元。
英国老牌Hi-Fi生产商Arcam(雅俊)成立以来声誉颇佳,它早几年推出的Alpha系列CD机与放大器在市场剧烈竞争下仍然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足见其设计制作素质不俗。雅俊近年来推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器材,其中FMJ系列是它的高级产品,该系列中以FMJCD23 CD机久负盛名,在去年Arcam又推出定位于Alpha和FMJ之间的普及型中低价DiVA(Digitally integrated Video and Audio的缩写)系列。DiVA是雅俊目前的主力产品,整个系列包括有4款CD音源、3款合并式立体声放大器、两款收音调谐器和DV88 DVD机以及AVR100/ 200影音放大器,喜欢Arcam的 Hi-Fi发烧友和影音发烧友都可在它们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这里介绍的DiVA A 65合并机是雅俊DiVA放大器中级别最小的机子,它的每声道输出功率仅为40W/8Ω。如图3所示,该机的外观设计和厂方的FMJ系列一样都是采用优雅的银色外壳(也有黑色外壳供应),铝质面板稍靠左那个大旋扭是音量控制,其余几个稍小旋钮分别是高低音音调,平衡调节,它还设有耳机放大输出插孔,整体设计较为简洁明朗。
A65的背板上设有四组RCA输入端和两组音频放大输出端,与其它同级放大器没有多大的差异,功能齐全够用。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遥控器设计得相当好,不但各按键布局相当合理,手感操作良好,而且除了可以控制A65的音量、讯号源输入和静音功能外,它还能控制同厂的其它CD机和收音调谐器。假如使用者的CD机或DVD也是雅俊产品,那可以只用一个遥控器就能操作整套系统。
DiVA A65尽管输出功率40W×2(8Ω),但为了让功放有良好的驱动力和控制力,厂方在这部机子上使用了350W的高效环牛和大容量的优质滤波电容,这样就算它的功率末级驱动线路每声道只用一对晶体管放大,但由于供电能量充沛(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DiVA65标示的功率虽是本文介绍的六款合并机中最小的,但它使用的变压器容量却是其中最大之一),可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在4Ω的负载下能发出80W的功率,由此可见它的输出电流是较大的。
一般来讲,功放的储备功率较少时,重放一些低频较多动态较大的音乐时力量会表现不出来,声音也有淡薄干瘦泛音少的听感,这种情况下,很难再谈如何正确再现乐曲的神韵。与其上一级的DiVA A75(50W×2)和DiVA A85(85W×2)合并机相比,DiVA A65的40W输出功率无疑要小许多,因此不少朋友认为DiVAA65的声音动态变化会受到很大限制。其实这种说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它的驱动功率虽不大,但要让它发挥最佳的功率潜能也不难,最好的方法是为它搭配一对中高效率(灵敏度在88dB以上)的音箱,同时使用的环境控制在20㎡以下,这样会为取得良好的声音再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笔者用它推近期的大热门平价书架箱英国AEEVO1就取得非常出色的音乐表现。与厂方过去推出的同等级功率放大器(如Alpha 7R)相比,DiVA A65在音色上依然保持雅俊功放那种令人赞赏的从容自然、柔顺优雅风格,但它已少了Alpha系列固有的英国绅士矜持粘稠感,它的声音更活泼一些,更透明一些,它的声音在明亮度以及力感方面稍有提高,音调的顺畅性也好一些。说到驱动力,DiVA A65与放在舍下的另一部标称50W输出的丹麦Densen Beat合并机并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放“夜深沉”,A65的鼓声速度、音调的快慢节奏、凝集力、冲击力并不会逊色,而且它还能从容地将鼓棍与鼓皮的触感、鼓皮泛音一清二楚地呈现在你面前。素质不佳的机子往往在小音量时音质还过得去,但音量一扭大时缺点就暴露出来,A65就算是声音开得很大声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分析力和清晰的结像度,大动态来临之时也不会有声嘶力竭之感,足见其设计有较佳水平。
A65的全频连贯平滑,用它放李诤的“戏梦”时,古筝跳跃的音符尤如行云流水,泛音自然丰富;放一些钢琴名曲时,它还原的钢琴触键质感也较为真实,放女声如蔡琴、Jacintha等人声的定位结像、喉音的细节以及声音的厚润与感情的丰富程度均恰到好处。在对细节的解析上,它也具备相当的水平,一些四重奏的演弹拉奏的细节表现得较为充分,乐器音色真实细致,它这种自信温暖的音乐表现方式,用来放人声、钢琴等弦乐声十分适宜。
总之,DiVA A65虽然售价不高、功率有限,但只要搭配的音箱合适,那么在一般家庭十几、二十平方米的环境中聆赏音乐也有上佳的表现,笔者就有个朋友买了它用于日常听音乐。但在搭配上笔者觉得它不宜与音色过于厚润的音箱组合,特别是那些采用申士宝8544/8545单元作中低音设计的音箱,因为这类音箱往往过于注重音色的丰润厚度而忽略了声调的灵巧性,它们需要音色快速有力的大功率大电流功放来驱动,DiVA A65显然不是其中好手,因此,使用者或将要购买它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DiVA A65只是一部Hi-Fi入门级合并机,别对它要求过高。
  
四、 英国Onix SA-60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60W×2(8Ω);频率响应:10Hz~20kHz(±0.25%);总谐波失真:<0.05%,信噪比:96dB;重量:13kg;功耗:350W;市场参考价5500元。
英国近年冒出的Onix(欧尼斯)并不是一间新厂,过去名气不大、不广为人知和厂方低调的作风有因果关系。Onix以功放设计生产起家,它与英国老牌音箱厂Rogers(乐爵士)关系密切,两个厂商多次合作参加音响展,给业界人士留下良好的印象。近年来,随着新股东的加入,公司市场政策的更改,Onix的产品不论是外观造型、内部设计、还是市场拓展均有较大的进步,新产品推出的周期也加快,并开始涉足线材和音箱产品,名气也逐渐增大。
SA-60合并机(如图4所示)是Onix目前的主力产品,它与厂方早一段时间在日本、台湾等地区推出的A60渊源颇深。其实,SA-60就是Onix针对中国市场推出A60的220V版,当然,它的线路和元件选用上都作了进一步的改善。在外观上,SA-60与A-60设计也有所不同,A-60是采用黑色有机玻璃面板配上白色圆形旋钮,SA-60是采用厚铝合金磨砂面板配以三个圆形中型银色旋钮,从左到右分别是讯号选择、音量调节、平衡调节,右边是电源按键和蓝色指示灯,整个面板设计简洁朴实。它的机壳采用加厚钢板折弯而成,整个机箱十分扎实,对外来及内部振动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很多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将合并机的后级放大倍数提高而省略了前级线路,但这种无前级的合并机往往会让声音失去活力,而且频宽和动态都会受到影响,Onix在这部普及型合并机中并没有采用这种低成本设计,它的输入信号经切换开关后直接进入音量电位器送入前级再耦合到后级。揭开机盖一看,可以看出,SA-60是采用双单声道设计,虽然整机限于成本仅使用一个特制的350W环形变压器供电,但它从整流电路就开始采用左右声道单独处理,每声道采用二枚ELNA音频专用7200μF/50V滤波电容。整机的左右声道共用一块玻璃纤维线路板,上面的元件排列有序,左右声道的走线布置和元件互不错连,这对声音的分隔度有极大的好处。它的音量调节与平衡调节都是采用素质较高、长寿命的日本ALPS蓝色塑封可变电位器。输入端耦合电容是德国WIMA红色MKP,末级是AB类负反馈推挽线路,电流放大级采用一对日本三肯公司的C2837/A1186功率管,用料并不普通。
背板上,SA-60的设计与一般合并机略有差别,经常使用的CD讯号输入插座设置在机背的最右端,让它离电源等干扰源最远,从而得到最佳的讯号纯净度。这组插座采用大型高质镀金RCA端子,以使CD讯号传送更佳。其它输入端则采用成本稍低的RCA排座,功率输出端子是采用类似于WBT的大型高级三用镀金喇叭座,既能接驳、流通电流较粗大的裸线,又能接驳丫形线叉和香蕉插。但必须提醒使用者,SA-60并没有设置开机延时保护,因此在开机时应将音量关到最小,以免开机瞬间大信号烧毁音箱。
指标保守是英国器材的一贯特点,SA-60标称输出功率为60W,而且它也不属于大电流型设计,但从实际搭配几个不同效率的音箱来看,它的功率输出应在70W左右,驱动力还是相当充足,即使是搭配一些中等效率(灵敏度在86dB左右)的音箱在20~30㎡的环境中声音也较从容。重放一些场面较大的管弦交响乐如《1812序曲》或《阿乐驾到》声音也很稳定,音像并不散乱,动态控制得有条有理。
SA-60在放一些室内四重奏时,各种乐器的结像和分离度有相当好的表现;听慕特的小提琴独奏时,虽然它的高频明亮度稍逊色,但也能不费劲地表现出琴弓与琴弦间的摩擦质感,略偏向丰满厚润的中低频特性将音色再现得相当悦耳甜美。它的瞬变、动态变化和速度都堪称同价位功放中上佳之选,不论是放柴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曲》或贝多芬的“Opus 57”都充满阳刚之气,钢琴声活力十足,即使在狂风暴雨般的弹奏速度下,它仍然有能力将琴键质感表现清楚。
笔者觉得SA-60的声音较朴实大方、开扬直接,搭配近年来极受好评的ProAc T2000Si时,它表现出上佳的音色平衡度,高频延伸自然,中频在清晰之余又蕴含丰润,低音也显得厚实饱满,整个音场十分扎实、声像浓郁,讯息量大。放各种体裁的录音软件都没有大缺点,与上述介绍的TAG Mclaren 60iRV相比,个人觉得它仅在声音的精致性和高贵感两方面略输一筹。
SA-60是一部声音中性干净、清晰略偏厚实丰润的放大器。在使用上,新机的声音有些尖锐生硬,需要“煲”半个月才有良好表现,在搭配上,所选的音箱灵敏度不应太低,它与一些声音中性、音染少的音箱如丹麦丹拿、英国KEF组合会得到平衡中性的声音,像ProAc的音箱和它搭配,也会呈现出音效与音乐并重的声音格调。当然,它和Rogers音箱搭配的声音也是相当迷人,别有一番滋味。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忽视的优秀中低价合并机,是这个价位中上佳的选择。

五、 意大利Audio Analogue新款 Puccini 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参数:输出功率:2×40W/8Ω,2×70W/4Ω;频率响应:20Hz~20kHz(±0.1dB);总谐波失真: <0.1%(40W/8Ω/1kHz);体积尺寸(W×H×D)445×365×85mm;重量:7.8kg;市场参考价6500元。
意大利Audio Analogue(雅乐)在业界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新兴厂家,它创立于1995年,第一个产品Puccini(普契尼) 合并机在当年中低价放大器市场中声名显赫,雅乐也凭借这部功率不大的平价机在市场中站稳。Puccini自第一代发展至今已是第三代,并延续出Puccini普通版、遥控版和改良版Puccini SE三个不同版本,后者的电源部分和功率管比普通版增加一倍,输出力更强。
图5是新款Puccini遥控版,它的外观简洁,面板和安装于右边的操控旋钮仍以铝合金精工制造,机壳采用钢板制成,机体扎实沉重。它配有一个小巧简单但却较沉重的铝金属遥控器,上面有5只按键分别控制音量大小、信号源选择和静音,其外形精致独特,很有“发烧”美感。
新版机不但外观制作水平有较大进步,而且内部线路也经过重新编排设计,以减少各线路的干扰和外来电波污染,元件的选用也比旧款有所提升,并加入更多补品元件,像它的接线就用美国XLO和Kimber Kable等线材。新版的Puccini仍设有4组大型喇叭接驳端子,可对应动圈(MC)和动磁(MM)唱头的RIAA前级均衡线路,而在旧版上受到好评的当音量掣旋到最小时便自动跳作Standby模式的独有设计也保留,它可省去每次要伸手到机背开关电源的烦恼(该电源开关设在后背),同时也可作长期预热,使用时只需扭大音量掣便进入工作状态,使用上很方便。
Puccini的内部讯号传输放大线路有较大改良。在讯号输入切换上,厂方针对旧款在接驳多个讯号源会偶然出现的串音问题,所有输入改用音响专用继电器和光学式开关取代机械式选择掣,并在Tape-Monitor输出端增加一个开关彻底消除声道间的互相干扰问题,前级音频放大部分改动更大,旧款主要以IC作为放大,新版Puccini则不惜成本采用一组精密配对的FET晶体管输入放大,整个线路是真正的前后级合并式设计,其优点是驱动力较佳,音效更好。
新版Puccini限于成本仅使用一个约300W的高效环形变压器,但在设计上却用足功夫,从滤波电容开始就是双单声道的线路布局给人一种很整洁考究的观感。信号输入端的最左侧是唱头进入,右边有卡座输入和输出回路以及前级输出。它的线路是低负反馈、宽频带大电流设计,末级每声道各用一对完全配对的晶体管作推挽式推动。所采用的元件有素质较佳的高速交连电容器、低噪声高精度(0.1%)电阻器和Elna音响级滤波电容器。为了最大限度提高音质,它还采用自行开发生产的双面玻璃纤维线路板(铜皮层的厚度和纯度都优于普通双面板)以减少走线路径,同时也使元件管脚的焊点面积增大,更利于电流的流通。
笔者对雅乐的新款Puccini普通版和SE版都较熟悉,新SE版售价高过普通版3000元,其原因是: ①普通版只用一只300W环型变压器供电,SE版却采用两只容量为200W左右的环型变压器为左右声道独立供电;②普通版每声道用一对功率管作推挽放大,SE版则用两对作并联推挽,相关零件的使用量也多一倍,散热器更大型。但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两者的声音差别没有价钱那么明显。
它们都能令Spender的S3/5、ProAc T2000Si以及KEF Q1再现出力道迅猛的爆棚气势和从容宏大的现场感,它们的声音密度、层次感和高频细节以及空气感几乎没有区别,它们都属于通透、富有分析力的一类放大器。说真的,倘若不在大空间中聆听,还很难听出普通版的中低频控制力和动态对比没有SE版那么收放自如,另外普通版音色较为温顺高雅,稍不及SE版那份热烈明快感,它这种音色搭配Spender S3/5时恰到好处。
Puccini和Spender S3/5组合时声音十分通透明朗,声场层次重重叠叠,低音部分有一定厚度,鼓声迅速有力,下潜也不错,钢琴声清亮厚润中带着雅致,人声(中频段)拥有一份适度的润泽,放小提琴旋律悠扬动听,弦声线条感良好。由于背景宁静度、音场的深阔度较佳,因此舞台透明度良好,每件乐器和人声在整个音场内声像相当准确,口琴声嘹亮鲜明,与背后的弦乐有强烈的对比,声音有一股鲜活的灵性和儒雅的文化气质。
新版的Puccini音色稍为明快率真,声音的顺畅感略胜上一代,它的全频平衡度非常好,虽然不属于大功率型,驱动能力和动态以及低频控制力都不算十分突出,但在同价位同功率输出机种中也不算弱,且胜在整体平均,能控制音乐的节奏。因此在不大空间中配高灵敏度(88dB以上)音箱播放大场面乐章表现引人入胜。在与其它器材组合上,为了避免系统的声音过于明亮,建议配用的器材声音不要过于清爽活泼,应为它搭配声底中性稍丰润的讯号源和音箱,像国产的斯巴克CD机,英国的Spender的书架箱和KEF书架箱都是良配,此时它们能呈现出稍为圆润饱满的音色基调。
总之,新版的Puccini是一部技术成熟、制作与音质都相当优秀的合并机。

六、 Linn Classik  CD/合并式放大器
主要技术特征:CD部分配有3光束激光拾音系统、内置Delta-SigmaΔ型DAC解码系统;调谐器有FM/AM接收、80个电台预置、和输入灵敏度显示;放大器配有AUX1组、TAPE2组输入,输出端子有前级输出、Tape OUT,耳机输出各1组,输出功率75W×2(4Ω);重量6kg;市场参考价:13000元。
Linn是英国最具规模和知名度的高级音响厂家之一,老板兼设计者Ivon Tiefenbrun堪称音响奇才,他以制造LP唱盘起家,从LP时代到CD时代经典产品层出不穷。与同价位的欧美机相比,Linn产品机身小巧,造工精美。Linn在主攻高档市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中低档市场,如图6所示Classik就是厂方近期向入门级音响市场进军的代表作。其实Classik与本文介绍的其它合并式放大器不同,它是一部将CD机、调谐器、前级与后级4个功能合并在一个机箱内的混合机,也就是说,你只需接上音箱,就可以聆听优美的音乐。考虑到它的多功能性,笔者将它的放大器部分归入中低价级别。
Classik沿续Linn简朴小巧的设计,有银灰、白色、灰绿、黑色、蓝灰五种颜色可供选择。要将四个功能集中在一个并不大的机箱中有一定的难度,打开机盖,可以看到该机的内部空间十分紧凑,环形变压器与CD承盘就占用了一半的空间。它的CD转盘为日制产品,伺服系统是由Linn自己开发的,D/A转换芯片以Delta-Sigma的设计,它使用一个同级别产品少见的350W环牛,滤波采用两只ELNA的10000μF/63V电解,其电源储备能力和普通中低价合并功放没有什么区别。
由于机箱空间有限(面板宽度仅有32cm),以计算机设计的高质电路板上云集了大量体积小、多功能集成块,绝大部分电阻和部分电容都采用体积细小的SMT贴片元件,后级电流放大采用两枚厚膜功率集成块,它俩直接固定在机箱上,通过铝质机箱底板进行散热,因此机箱内没有设置散热器。
Classik CD/功放合并机有两个电源开关,面板右下角是电源总开关,它的功能操作键和信号输出/输入端子齐全,遥控器的设计也非常周到,56个按键涵盖了所有功能,并带有类似闹钟的唤醒、自动开关机等功能,相当实用,而且它还配有AM/FM收音机天线和两组Linn自己生产的2.5m插入式多芯铜线喇叭线,为用户省下不少开支。
在使用上,Classik可当作纯CD或纯前级来使用。它的背板上留有专门的前级输入输出端子,连接其它讯号源之后,就可以通过遥控器对前级控制,调整项目包括讯号源选择、高低音、左右平衡和音量,再利用背板后的RCA端子连接到后级。该机具有耳机输出功能,将耳机插头插入的同时,它会切断音箱与前级输出,让声音仅从耳机中输出。
Classik尽管外表纤弱,但放大器部分驱动力并不差,其75W×2的输出功率可以轻松推动同厂的多数或其它品牌的中高效率音箱。笔者曾将其高、低音调整在中点上,试着和AE的EVO3中型座地箱组合聆听,此时发现它的低频量感偏多一些,低音不够结实,力感和清晰度稍逊。将低音衰减一格,并将高音增加一格后这种现象得到改善,低频力度与弹性显得正常。但它的这些缺点如匹配书架音箱是正中下怀,这是不是厂方有意设计呢?也许吧,厂方在推广时是将它和同厂的Tukan书架箱捆绑在一起的。
为了了解Classik的特性,笔者和朋友先后在经销商约17㎡的聆听室用它来搭配KEF Coda 70、KEFQ1、ProAc 2000 Si以及同厂的Tukan等几款书架箱。从它们发出的声音来看,Classik的声音相当柔顺,音乐感十分优秀,动感适中,放小提琴和铜管乐的音色通透可人,其“悠扬动听”的乐感与一些高级晶体管机相比并不差。 它的音色并非中性,而是带有一股英国音色的细腻感和适当的渲染味,那份独特的清甜通透和人性化的音乐味非常鲜明自然,其驱动能力从容,即使是放动态较大的录音如《ARNOLD OVERTURES》时,它也表现出上佳的控制力,细节清晰通透丰富,乐器线条利落分明。
单独试用它的CD部分时,CD承盘进出顺畅,读片速度很快。CD部分的声音表现也与放大器极为相似,分析力与频率的伸展虽然比不上一些售价在万元左右的CD机,但仍具有Hi-Fi级CD机的声音水平。它的调谐收音也相当灵敏,声音柔润动听,人声亲切感极强。
搭配上,笔者觉得Classik身上已有一股恰到好处的音染(也可说是音韵吧),因此不宜再与音色过浓的传统英国音箱组合,所搭配的音箱最好有较清朗中性的音色,如ProAc、B&W等,当然,最好是灵敏度略高一点的书架箱。
Classik这种设计在日本产品中并不少见,但它出自英国名牌Hi-End厂家,与同类日本产品相比, 它有着解析力和动态对比度较高、声音感染力强的优点,可以说是入门发烧友的最佳选择之一,而且它的各种功能的使用弹性相当大,不论是作今后“升级”或“多功能”使用均让人无后顾之忧,从这几点来看,它是一部超值产品。非常适合那些寻求文化品味的音乐爱好者、追求高音质又嫌组合产品麻烦或想在卧室增加一套组合来收听电台、放抒情音乐的朋友。
  
结语
音响器材的选用素来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并不是说使用中低价器材就与“靓声”无缘。对器材的驾驭之道并非只是金钱堆积,而是善于发现器材的优点并将之发挥。不可否认,中低价器材的设计与制作虽有其成本限制,但在搭配巧妙时,它们往往会有超出其价位的表现(当然,各个组合的细节特点并不完全雷同,毕竟,每一件器材均有其异于其它产品的固有风格),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其实,玩中低价器材的乐趣并不少,像本文介绍的六款中低价合并式放大器的潜质就不差,读者可依据它们的各自的特点搭配出适合自己的声音特色。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3-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的ATC书架箱SCM-20---作者:杨维中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的ATC书架箱SCM-20
作者:杨维中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的ATC书架箱SCM-20

杨维中
       首次赴汕头音响展,除结识了汕头电台节目主持人陈怀冰之外,最大的收获是在朋友的资助和引荐下,瞒着家人于当地泽森公司捧回了一对ATC的SCM20。
       其实,我此前一直更向往天朗的“斯大林”,可惜售价一路飚升而没了盼头。移情ATC则是4年前听过东方之声的E-200推20,一曲上扬公司的《桃花过渡》(台湾民瑶)被演绎得气贯长虹,这对“小霸王”完全挣脱了书架箱的桎梏,动态凌厉的大开大阖足以令一些落地箱蒙羞,我由此中毒而成为ATC的“粉丝”。
        据说是存货加之又是熟人引荐,因此SCM20价格倒不贵。不过正因如此,在音箱的“开苞”过程中我格外谨慎(尽管是托熟人)∶音箱标牌上的MADE IN ENGLAND(英格兰制造),似乎并不能成为原乡本土的佐证,箱体也不难仿制的维妙维肖,甚至Vifa高音单元也不太能说明什么,唯一能验明正身的就是那只被诩为“橡皮边像汽车轮胎般扎实的”的编织盆低音单元。
        果然熟人好办事,众目睽睽下店员卸下了SCM20的低音单元…。翻转这只喇叭时,发现很沉实而有如一个铁疙瘩,由于磁体和单元口径几于相等而异常厚重,制造厂家不得不用20mm厚的上夹板来予以紧固。
      单元显得很奇特–超厚的铸铝盆架、独特的空气扰流短路孔、特殊的复合编织音盆、超大波的球状防尘罩┅。这种特立独行的东西,在我看来简直想假都假不了,或者说根本没有制假的意义,光那模具费就成本不菲。
     SCM20首次在美国CES展上亮相,就被誉为“当今世上音色最标准及动态最凌厉的小型音箱”。因此ATC公司作为产品延伸,又相继推出了SCM20T、SCM20SL多个版本。十分凑巧,泽森公司也有SCM20T同时出售,比较二者发现,两款型号喇叭单元区别不大。唯一的不同,只是SCM20T延伸了箱体下部的空腔从而变通为落地箱形式。此举提升了低频量感和下潜深度,但售价也贵了不老少,从而反衬出SCM20的价比优势,因为在我看来SCM20并不匮乏低音,低频的下潜亦恰到好处。
        SCM20的灵敏度仅为83dB,因此对放大器颇为挑剔,所幸这家公司旗下代理有金嗓子、柏思、TEAC、MBL、丹特声、Wadia、YBA等众多Hi-END品牌,因此试推SCM20不愁没有功放。试听时,音源选用了丹特声的CD-T1型CD机,线材为美国的audioquest(线圣) 加范荷兰VDH(范登豪) ,放大器则由丹特声TA-80胆合并机,美国柏思(Pass)X2.5(前级) 、X1000.5(双单声道后级)、X150.5(后级) 三驾马车轮番上阵。
       丹特声TA-80以EL34推挽每声道40W的功力来推SCM20,声底倒很是清澈,听雨果的琶琶协奏曲《阳春白雪》前半截颇有韵味。这种既有胆味又不失清丽的声底,恰好是我需要的感觉。可惜,“憾山易、憾SCM20难”,尾声部打击乐段落,大鼓爆棚的不够,SCM20的发力顶多只被推出了5成,看来只有上并联推挽的EL34(两声道共8只管) 机,才能稳住阵脚。
      也许晶体管机才是SCM20的最佳搭裆,柏思的X2.5前级加上双单体的X-1000.5纯后级,相对于SCM20而言,这种不在一个数量级的压倒性优势足以令顽石点头(仅两台X-1000.5后级便达37万元) 。两台分体机外加前级X2.5,总重量高达215公斤,输出功率为2×1000W。在我看来,只有这种恶作剧般的“牛刀杀鸡”,才能无情榨尽SCM20的潜质,从而令那汽车轮胎般的橡皮边低音单元作最佳的活塞运动。
      以该组合来听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休斯顿交响乐团演奏的《布兰诗歌》,瞬态响应非常神速,人声合唱的声场和景深被营造的很远阔,一种从未有过的堂音感听起来十分过瘾。SCM20显然是一对可塑性极强的音箱,只要施主舍得喂食,它绝不会令人失望。
     若能摆脱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心理负担,X-150.5似乎才是SCM20的最佳拍挡,尽管它的价位也达到了52000元。然而,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X-150.5以2×150W的出力来驾驭SCM20,声音的表现十分璀灿。其中,中频的密度感尤为出彩,按照ATC粉丝一族的口头禅就是–“中频就像一杯香浓的咖啡…”。
     同样的《布兰诗歌》,外加一曲穆特的《卡门幻想曲》,细听起来不乏无拘束的自由感。尤其是后曲的华彩段落,小提琴的一连串快弓和管弦乐的强音配合,很有神采飞扬的弹跳力,乐队整个充满了气势,漂亮至极……
        汕头-广州500公里,兴尽而返时,我满脑子都在为SCM20憧景如何找个好婆家,不过总没跳出“胆”的圈,双分体推挽纯甲类?805单端?OTL无输出变压器813?……。管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我请王英才老人家再出一回山!
                                                      
主要指标参数
频率响应: 60 Hz –20 KHz;
相  位  差: 水平 ±800一致性,垂直±100一致性;
灵  敏  度:   83db;
最大连续值: SPL at 1M 108db;
承受功率:100-300W;阻抗: 8Ω;
分  频  点:  2.8KHz;
箱体尺寸:440(高)×240(宽)×310(深)mm。


[ 本帖最后由 xinweilai 于 2006-3-13 11:42 编辑 ]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不能排除楼上文章中假冒ATC SCM20的可能性

绝不能排除楼上文章中假冒ATC SCM20的可能性


另外给大家看看东方之声E200放大器。

东方之声的网址:
http://www.east-sound.com.cn/


[ 本帖最后由 aomei 于 2006-3-14 19:05 编辑 ]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ATC兄弟碰头会。。。。在李兄家听ATCSCM20T&SCM10小记(转贴)

ATC兄弟碰头会。。。。在李兄家听ATCSCM20T&SCM10小记
http://hifi.gxcnc.net/avbbs/avbb ... m=1&indextype=1

周末,为恭喜李兄觅得品相上佳的ATCSCM20T一对,并为此箱搭配线材,我和坛子上的另一位好友黄兄弟夫妇,周六下午来到李兄家中。为作对比,我将ATC10一并携来,黄兄弟也将东方之声的ES30Ⅱ带来一试。
器材一览:ATCSCM20T&SCM10,君子黑武士70CM,公房LDH80W前后级、ES30Ⅱ前后级、CD:audiolab 8000,线材:audionote AN_L,两对、AQ银线、百先生的真丝水蟒、超时空的方芯铜、银彩G338,apex、雅确4010等等。。。。。。
音乐软体:天顶的月娘、阿陶的歌、哈里酒吧、DG出品的吉列尔斯的Beethoven Sonaten(月光)、Gil Shaham & Sollscher Paganini for two,小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鼓诗选段、卡门选段、还有一张记不得时哪家出品的双钢琴。。。。。。。。。
本次活动的主角,当然是ATC20T,照例是LDH前后级驱动,李兄专门搞了一块垫板,并严格按照527的摆位法则,调整了摆位,即箱子位于房间的2/5处,箱子之间的距离是剩余3/5距离的0.7倍。整体感觉比第一次聆听效果好了不少。主要是声场更深、定位也更清晰。第一首是天顶的月娘,20T发出了清新、自然、又带着甜美的女声,不俗。。。。虽然听不懂台语,但歌声中的情感表达,还是能够感染众人。。。。。
接下来的阿陶的歌,更是出色,我们让黄兄弟的夫人坐在皇帝位上,因为她的听觉最为灵敏,而且表述也很直观,就承担了第一评委的责任,阿陶的歌声一出,她就发出了感慨,ATC的男声太好听了。。。。
紧接着的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是EMI公司出品的双张,在一所教堂中录制,ATC20T将教堂空旷、宏伟的感觉描绘的十分传神,大提琴浓稠粘滞的音色缓缓而出,让人屏息。。。。。。
Gil Shaham & Sollscher Paganini for two德国 DG 公司的"4D"录音张张优秀,但这张又是"王中王"。Gil Shaham 的小提琴演绎绝妙、动听,将 Paganini 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的意大利名琴高频纤细、透亮,琴声共鸣异常宏厚,而 Sollscher 的吉它声如玉珠落盘,虽然只有二把乐器,但音场却非常之宽阔。借用一下音乐与音响的评论,个人感觉这张与索尼出品的帕尔曼和威廉姆斯的合奏稍有不同,帕尔曼的版本似乎感情的表达更为深刻,乐感也舒缓流畅一些。。。。。。
小提琴大师是DG公司的小双张,收录了很多美妙的版本,试听了一曲流浪者之歌,感觉比穆特的版本好些,ATC20T的声场十分漂亮,乐队铺排到两侧很开,乐器也很清晰,大动态来临之时,气势磅礴,十分过瘾。。。。。。。。。
鼓诗选段自然是20T的强项,鼓捶的擂击,鼓皮的震动,历历眼前,气流的冲击强悍无比。个人感觉,所有的CD这张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是不是ATC20T所有的CD都回放的很好呢?也不是,听下来,20T在钢琴的表现上还可以再上一层。形体感,琴强的共鸣都不错,但是瞬变和高频似乎不是很好,表现在钢琴的铿锵感不明显,音符和音符之间,在快节奏时候略微有些拖沓,交待的不够清楚,晶莹通透感,不是很强。
这之间我们换了几种玩法。首先在20T主人的要求下,进行了20+10的尝试,可看照片,10以拿大顶的姿态落在20头上,同时以LDH前后级的两组输出推动。。。。。。。。
即便是以推力出名的LDH80W前后级,在2对ATC的面前,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低频变得松散,有些控不住,结像也变得很大而且模糊。。。。于是10很快的从老大哥20T头上搬了下来。。。。
应主人的要求,我们又尝试将两根audionoteAN_L分接20T的高低两端。。。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能量感充足很多,冲击力也更强,声音和更加厚实,但是高频的通透程度进一步下降。。。。。。。个人感觉就是有些过了。。。俗话说,过尤不及。。。。。
黄兄弟带来的东方之声的ES30Ⅱ也没闲着,晶亮的镜面配上金色的不对称旋钮,很有特色。由于较小的功率和前后级分开的缘故,这台前后级看上去十分细致简洁,个人觉得觉得比我那台东方之声顶级功放E200还要好看的多。首先让他推动ATC20T,本来我们就没有报很高的期望,130W的功率,ES30Ⅱ细巧的外形和威猛的LDH後级根本不是一个级数,开声之後,果然,明显的低频不足,推力不够,ATC像没吃饱饭的大汉,有劲使不出,不过东方之声的中高频段做的还是很漂亮,听的出水分很足,延伸也变得自然。原来我听E200和LDH之间的区别,在ES30Ⅱ表现的更为明显,LDH声底大气,驱动力十足,下盘十分稳固。东方之声则表现出清秀、质感、自然的声音趋向。但是在ATC20T面前,ES30Ⅱ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最后,让ES30Ⅱ推动我的ATC10,也算尝试一下,大家再看一张照片,俺的ATC10终于有机会出场啦。。。。。。。
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听音会已经持续了近4个小时,大家吃过晚饭,10走个过场就打算散场了,一样的,照例天顶的月娘首先登台,然后各张CD依次出场。。。。女声一出,本已经有些疲乏的我不禁精神一震,好听的声音。。。。。不但同样表现出女声的清新、婉转,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比聆听ATC20T时更上一层。。。。。。
接下来,哈里的酒吧更是10的拿手好戏,第十首,唱的缠绵动情,让人迷醉于男声的温和厚暖之中,双钢琴在ATC20T上表现不佳的通透,铿锵质感,竟然在10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琴声晶莹剔透,又能够表现出上好的重量感。。。。。Paganini for two小提琴的娇艳和吉他的韵味得到了更为传神的表现,你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乐手大拇指拨动低音琴琴弦的共鸣和小指勾起高音琴弦的泛音。。。。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场面表现如何呢?我们依然听了在ATC20T上放过的流浪者之歌等具有大动态的曲目,我的听感是,非常好,一样撑起一片宽广的音场。在大动态下一点不乱,细节十分清楚,举例来说,小提琴大师CD中第一轨,播放到3分钟左右时,右上角会有一个细小的铃声出现,持续2分多种,即便是在乐队齐奏,高潮迭起时,这个铃声仍然非常清晰,还带着一点点泛音。。。。。和20T相比,虽然气势上稍稍弱一些,但是却表现出比ATC20还要高明的音乐美感,带一点点的甜味,乐器也蒙上了淡淡的光泽。。。。闭上双眼,真的是一种享受呢。。。。。。。。
由于听的很爽,大家一致要求听一下10打鼓的表现,于是放入鼓诗。。。。。第一声鼓敲响,力度就不俗,接下来的表现,10也没有让人失望,虽然单元尺寸限制了下潜,但是一样声势惊人,密不透风,而且在声音的密度上,感觉比20还要高上一些,摘下面罩,10单元的活塞运动幅度之大让所有在座目瞪口呆。。。。即便是如此大的声压,10也丝毫没有软脚的现象发生,依然一丝不苟的尽心尽职,呵呵。。。。。。
最后的总结:
1、 ATC无论是20T,还是10都是一样的声底,厚实有力,重量感和密度上佳,高频如果搭配得当,一样可以表现出有气质,细腻的声音。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甜美的音乐氛围,我这里说的甜美,是指乐器所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美感,而不是过分渲染过的甜味。
2、 虽然灵敏度是10低,80DB,20T是83DB,但是实际搭配结果,20T明显难以驱动。
3、ES30Ⅱ如果用来推ATC的话,非常超值,和老版的ATC非常合拍,以其5000多的售价,将ATC推出如此效果,实在是让人惊喜。和E200相比,高频似乎还要飘逸一些。。。。。
4、女性占有先天的听音优势,也许她们并不发烧,也不一天到晚比较器材,但是往往一听就能给出非常恰当和中肯的评价。这次听音聚会,第一评委就由黄兄弟的夫人担任,其评价是非常准确的。
5、最后说一下李兄的真丝水蟒,也是热门的一款线材。整体感觉,冲击力、透通程度都不错,但是音乐的氛围不是很好,同时也许是解析力比较高的原因,在几张CD播放过程中,都有比较明显的背景噪音出现。


[ 本帖最后由 aomei 于 2006-3-14 19:03 编辑 ]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ATC SCM12书架箱专用脚架设计图纸(原创)

花了一些时间,设计了ATC SCM12书架箱 专用脚架,奉献给广大爱乐人士!
我本来是用AutoCAD设计的原图纸,但是论坛不支持压缩文件或绘图文件,故而转成jpg图形文件。


[ 本帖最后由 aomei 于 2006-4-6 15:14 编辑 ]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4-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3.面板

4.圆支柱


[ 本帖最后由 xinweilai 于 2006-4-6 16:44 编辑 ]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香港弦声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040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1-29
QQ
发表于 2006-4-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好ATC可不容易
成都邹宁音乐文化工作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4-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鸿一瞥—试听Mark Levinson№383合并机 高保真音响杂志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2

帖子

15

威望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交易诚信度
14
注册时间
2004-7-26
QQ
发表于 2006-4-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帮顶一下.
特价销售:天逸OK机  AD-780 AD-780N AD-780PA   DSP-880    联系QQ:138977688   淘宝ID:强强88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花了一些时间,用AutoCAD设计了ATC SCM12书架箱 专用脚架,奉献给广大爱乐人士!希望大家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2.我本来是用AutoCAD设计的原图纸,但是论坛不支持压缩文件或绘图文件,故而转成jpg图形文件。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这里提供参考,也可以委托给厂商定置。


3.单支脚架重量达到40kg左右,一对脚架总重量为80公斤左右。


4.这个脚架专门设计了“书架箱掉地保护功能”!妙处就在脚架面板周围的八个M6螺母孔!可以用其它板块锁定书架箱,以免不小心碰到书架箱而落地!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4-10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levinson器材的问题(转载)

爆料猛帖!转载!http://www.lpaudio.cn/audiobbs/r ... amp;goto=nextnewset

我们是一群MARKLEVISON的使用者,近来遭逢一些维修上的问题,此间代理商处理故障维修之态度,令我们这些用家心中有些呕气,在此不吐不快,花了数百万元买到的服务比数千元的随身听的服务还不如,举例如下请公信公评,若是你遇到如下情形,您还买他们产品吗?   
例1、 NO.39CD,所有用家是否全部回厂修理?原厂设计不良是不争的事实,因为NO.39(较早买的用家)托盘趋动设计有问题,如不改良升级永远没有正常的一天,回厂后是否又被攫取一大笔费用,只要用过的用家您是否有被骗的感觉!在我们一群用家中有人修理过6次,花费不赀,有实据可查!   
例2、 用NO.30.5、NO.31.5较早买的用家,是否常碰到NO.30.5 POWER SUPPLY电容器或电阻、漏油、烧毁、当机,NO.31.5早买的用家是「白痴」,为什么?因为花了数十万元买了一台废物,它也是设计不良,它所用的雷射磁头,飞利浦CDM.12.1 PRO、12.2 PRO、12.4 PRO(早期)会有跳针的情况,叫代理商更换您是否又被攫取高额费用。   
例3、 用NO.331、NO.332、NO.333的用家您是否用了一年、二年、四年后发觉,后级在开机的时候听到「啵」声音变得很大声,恭喜您,您中大奖了,四只19000UF、63V飞利浦电容器漏油或变质,换一个单价4800台币(需要换四个)共需NT$19200,您是否也换过;19000UF、63F,如果自己买最顶级的,一个最多500元,一台数十万元的扩大机竟然只能使用一~四年,就要花钱维修,想起来令人真呕。   
例4、 NO.33、NO.33H,更是一个最贵、最烂、最大的失败,NO.33系列它的电源设计是先将110V市电,整流成直流电,净化市电后,再利用振荡晶体还原成400HZ的纯净交流电给扩大机使用,它就是这里常常让您的扩大机当机或烟雾沵漫(烧机),如果您是被幸运之神眷顾之人,您就不会碰到。但是有可能在您NO.38XL、NO.38SXL或NO.380XL、NO.380SXL的显示屏上您可能看到LEFT AMP HOT(左边扩大机过热)或RIGHT AMP HOT(右边扩大机过热)(在有联机之下),让您用得心惊肉跳,嘿!嘿!嘿!花钱真爽。(用家中有人断断续续维修时间长达一年半以上,没跟用家道歉,还要跟人家收费)(台语:真恶质!)   
例5、 用PROCEED、PAV+PDSD、AVP的用家又更苦了,硬件不成熟,苦等、苦等、等不到升级(号称免费的),代理商根本不在乎您的死活,看一张DVD,看到您生气、看到您抓狂、看到脸红脖子粗。因为系统常跳开,因为软件的不成熟所致。尤其是PAV+PDSD、96K24Bit、192K24Bit,更是免谈,号称只要您花大钱,就永久免费可用软件升级,您是否升级了?哈!哈!哈!您被骗了,您常听古典乐吗?等、等、等、等、等.....    
例6、 天大的笑话告诉各位看倌,代理商派员至用家维修器材,维修员测量110V电源火线端和大地接地端后,说火线和地线的电压应该在50V以下,您说好笑不好笑(没知识也要有常识),因此他断定机器烧毁是因火线和地线电压有110V所造成,他称这个为漏电。代理商的知识仅如此而已(二岁小孩都不如),他如何维修昂贵的器材?请各位看倌尝试着拿着电表(将电表开至测量AC200档位即可)其中一个测试棒插入您家电源插座的火线(会电人的那一孔即为火线),另一个测试棒请压在您家的地板上(石材或土地或您踩在地板上一手握测试棒),看看您家的电压是多少?如果没有电压表示插入电源座的孔不是火线,请再插另一孔。如果您家的电压没有90V以上,请跟我们联络。(表示您家有鬼)   
以上言论,不夸张,完全以事实撰写,并以实际用家的言论据实以报,用家姓氏如下: 台南郭先生、凤山刘先生、高雄刘先生、高雄廖先生、高雄谢先生、台北游先生、高雄王先生、高雄陈先生、屏东郭先生、等不到升级的用家......   
--------------------------------------------------------------------------------
相关信息:   
不论初哥或高手,谁敢多说 ?????要吗就不说,要吗就说的让人听不懂.........   
多说一些,ARC的声音的确不错,但说它是老实厂家笑鼠我,型号满天飞,1234567,七六五四三二一,说参考级是不容取代,不计成本知作,马上来个参考2,马上又来个MK2,不是骗初哥是骗谁 ??????   
B&W更是一绝,搞了一个大田螺,接下来生个满地小田螺............   
Krell老板好大喜功,一个卡思特,台湾定价马上涨为54万FPB300C........接下来全套铁金刚喇叭来个家庭电影院...........   
onix就更奇怪,声音一踏糊途(或厚实饱满 ?),外代小提琴有毛边...   
spendor老版很会做人,对台说s100 and g1000是不一样的,对大陆人又说是一模一样的.......   
Gyphone国外卖不出,台湾数倍定价, 马上变Hi-ENd?   
MBL的确好,可是为何叫帝王 ??????   
cello早就不存在,代理商商还是贵贵卖 ~~~~~   
我无批评以上品牌的意思,我也用它们家的产品 我想说的是,初哥别被广告骗了~~~~论坛早就和大家说,我们只是供大家参考,一切耳听为凭.....若用了推荐的器材,家中环境也有做过处理,还是不好声,就别骂论谭,怪谁 ?怪你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论坛很无奈啊 ~~~~~~~~~~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ATC箱子非常难玩!说难玩其实也不难!说不难其实非常难!

那么难在哪里?不难又在哪里?

一、之所以难,是因为:
1、ATC箱子灵敏度低,对功放要求很高,要求大电流大功率的放大器!那么放大器投资就要高了!如果你选择scm12书架箱,如果真想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就要上PASS 350后级!或者马克332或335后级!或者simaudio W5后级,更高档次的可以选择cello前后级!如果喜欢精致细腻、灵动飘逸的音乐,可以选择法国YBA 1前后级,音色之美让人陶醉!尤其是高频质感空气感非常强烈!用YBA 1前后级推ATC一点也不觉得音色略偏暗!反而出来的音色实在让人陶醉,真的陶醉!(需要说明的是:后级放大器的音质取向最好是精致细腻、清爽透明的风格!CD机也是需要这样风格取向的搭配,比如SONY中高档CD机、或者美国怀念wadia高档CD机等等。如果后级搭配错了,那么就算是你用了10万元,也不见得能推好!)……现在明白了吗?原来玩ATC箱子的难处,真正的难就体现在”钱“上!是
”钱难“

2、搭配难……需要说明的是:前级、后级放大器的音质取向最好是精致细腻、清爽透明的风格!当然前级也可以搭配ARC胆前级或jadis胆前级;CD机也是需要这样风格取向的搭配,比如SONY中高档CD机、或者美国怀念wadia高档CD机等等。如果后级搭配错了,那么就算是你用了10万元,也不见得能推好、也不见得能出来动听迷人的音乐!所以第二个难处是”搭配难“,ATC对于音源或放大器的要求最好是精致细腻、纯净透明、高密度、高动态、高频延伸好的前端器材!

3、调校难……对于电源、线材、摆位、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细心的调校,这也是一种难玩的体现,当然这个难还有点乐趣……[s:15]

二、所以说不难呢,是因为:你有钱!就没有你玩不转的ATC;能玩得转ATC,ATC也能把美好的音乐玩转你!


■■■ATC SCM12书架箱 专用脚架(原创,其它书架箱也可参考)■■■
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 ... ;extra=#pid12959147

[ 本帖最后由 aomei 于 2006-4-18 19:41 编辑 ]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1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5-6-23
发表于 2006-4-1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ATC SCM35特别企划

ATC SCM35特别企划


《中国电子商情--新音响2003.12》
从第49页至第73页都是ATC SCM35特别企划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459

帖子

8

威望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交易诚信度
2
注册时间
2005-5-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ATC SCM35 特别企划

ATC SCM35 特别企划
《中国电子商情--新音响2003年第12期》从第49页至第73页

[ 本帖最后由 aomei 于 2006-4-18 12:40 编辑 ]
CDP:orpheus zero
DAC:assemblage DAC3.1(4片PCM1704)
AMP:荷兰灵狮8+12前后级
音箱:ATC12 20 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威望

新手上路

Rank: 1

交易诚信度
0
注册时间
2006-4-18
发表于 2006-4-1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ATC SCM35特别企划

ATC SCM35特别企划
雨后阳光花之音乐:透明纯净精致细腻,丰满圆润灵动飘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活动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手机版|客服: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 QQ:895456697|广告合作|账号注销|家电联盟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207号 ( 京ICP证041102号,京ICP备09075138号-9 )

GMT+8, 2025-5-14 08:22 , Processed in 0.11232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