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05917
威望2
金钱13697
交易诚信度0
主题25
帖子149
注册时间2005-11-17
最后登录2024-1-18
初级会员
 
交易诚信度0
注册时间2005-11-17
|

楼主 |
发表于 2006-3-1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9日,让大家等了这么久写一写 关于1600和JBL新L系列的听感吧(不包括超重低音,因为这个还没调试好)
模式5.0 5个喇叭都设定为大,炮设定为无。
JBL L830
通用
最大建议功率放大器功率 150W
功率容量(连续值/峰值功率) 75W/300W
标称阻抗 8 欧姆
灵敏度 (2.83V/1m) 90dB
频率响应 (±–3dB) 48Hz – 40kHz
分频点 2.5kHz,20kHz
超高频驱动单元 3/4" (19mm) Mylar® 球顶铝铸底盘,安装在 Bi-Radial®(双辐射)号角中
高频换能器 1" (25mm) 纯钛球顶(安装在 JBL EOS™ 导波管中)、铝铸底盘
低频换能器 6" (150mm) PolyPlas™ 锥盆,带橡胶悬边、铝铸底盘、HeatScape™ 马达结构、对称几何磁场设计™ (SFG™、超大 Kapton® 音圈、磁短路环
磁屏蔽 是的
障板 低衍射,IsoPower™ 障板
倒相孔 背面 Freeflow™ 倒相孔
网络 直线信号通道技术™ (SSP™
接线柱 镀金、5 音路接线柱,双线分音
尺寸(高 x 宽 x 深) 15-1/4" x 8-3/4" x 12-3/4"(385mm x 222mm x 320mm)
每只扬声器重量 22 lb (10kg)
JBL L810
规格
通用
最大建议功率放大器功率 150W
功率容量(连续值/峰值功率) 75W/300W
标称阻抗 8 欧姆
灵敏度 (2.83V/1m) 88dB
频率响应 (±–3dB) 60Hz – 40kHz
分频点 3.5kHz,20kHz
超高频驱动单元 3/4" (19mm) Mylar® 球顶铝铸底盘,安装在 Bi-Radial®(双辐射)号角中
高频换能器 1" (25mm) 纯钛球顶(安装在 JBL EOS™ 导波管中)、铝铸底盘
中型换能器 4" (100mm) PolyPlas™ 锥盆,带橡胶悬边、铝铸底盘,HeatScape™ 马达结构(不包括 L830 和 L810)
低频换能器 5-1/4" (130mm) PolyPlas™ 锥盆,带橡胶悬边、铝铸底盘、HeatScape™ 马达结构、对称几何磁场设计™ (SFG™、超大 Kapton® 音圈、磁短路环
磁屏蔽 是的
障板 低衍射,IsoPower™ 障板
倒相孔 双正面 FreeFlow™ 倒相孔
网络 直线信号通道技术™ (SSP™
接线柱 镀金、5 音路接线柱,双线分音
尺寸(高 x 宽 x 深) 14-1/4" x 12-1/4" x 5"(362mm x 311mm x 127mm)
每只扬声器重量 14 lb (6.4kg)
通用 包含墙装安装件;墙装或角装
JBL LC1
通用
最大建议功率放大器功率 150W
功率容量(连续值/峰值功率) 75W/300W
标称阻抗 8 欧姆
灵敏度 91dB
频率响应 (±–3dB) 55Hz – 40kHz
分频点 3kHz,20kHz
超高频驱动单元 3/4" (19mm) Mylar® 球顶铝铸底盘,安装在 Bi-Radial®(双辐射)号角中
高频换能器 1" (25mm) 纯钛球顶(安装在 JBL EOS™ 导波管中)、铝铸底盘
低频换能器 双 5-1/4" (130mm) PolyPlas™ 锥盆,带橡胶悬边、铝铸底盘、HeatScape™ 马达结构、对称几何磁场设计™ (SFG™、超大 Kapton® 音圈、磁短路环
磁屏蔽 是的
障板 低衍射,IsoPower™
倒相孔 背面 FreeFlow™ 倒相孔
网络 直线信号通道技术™ (SSP™
接线柱 镀金、5 音路接线柱,双线分音
尺寸(高 x 宽 x 深) 7-1/2" x 21" x 10" (191mm x 533mm x 254mm)
每只扬声器重量 23 lb (10.5kg)
通用 单独包装
参数如上,本人烧了几个月耳朵倒是有点点感觉了,但在各位前辈们的面前还是不值一提,希望有什么错误之处大家多多指出,
感觉L系列的低音频在 1600推动下始终不是很理想,所以在5.0我本人更喜欢设定为bass+3或者+4这样更利于5.0环境下的气氛烘托,因为是书架箱所以再低频上也不需要寄予很大期望
先说说听音乐 纯直通模式
待写
再来听听 AV 1600的si-fi模式这个模式使得JBL在小小的空间里轻松的营造出70mm大宽屏影院的效果,特点是声音通透 比较直各种细节毫不保留的体现在观众面前,但有几个感触:低频不太理想,毕竟是书架箱而且是6“单元,相对质不错不过量还不够足。中频比较薄不过人声方面还是比较满意了中置效果很理想但是米也比以前的S系列贵不少。高频方面是JBL长项,这次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超高频, 也就是增加了20kHz-40Khz的音频,大家都知道人耳朵是听不到16kHz-17kHz以上的高频的,每个人所听的高频上限不一样,如下图。但是为什么要增加超高呢?我想原理就是部分自然界物品碰撞所发出的细节声音已经超过了人耳的听觉并且超过了普通高频喇叭所表现的上限20kHz了,超高频超过喇叭上限但是不代表不存在啊,我想Jbl这个系列的超高频就是为了增加自然界中20kHz-40Kh这段音频,从而更好的烘托JBL的高频部分,使它更加完美。由于目前这几个JBL的箱子新到家还比较硬,而且家里吸音做得不是很好,目前听部分声音还比较刺耳,不过比箱子刚刚到的时候好多了,箱子刚刚到的时候听DTS Demo中的《鬼入侵》女主角看着玻璃窗破碎的时候和《杀死bill》链球打开锯齿的时候耳屎都被声音锯下来了[s:97]
[ 本帖最后由 ltd 于 2006-4-19 10:44 编辑 ] |
-
-
|